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aaa,无码中文字幕乱码一区,成人午夜性a片毛片免费,视频免费视频

GDP十強城市:中國經濟領跑方陣,印刷業的機會在哪里?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0371-63932666(電子商務部)
0371-63958808(商務印刷部)
0371-63956290(業務部)
0371-63958392(辦公室)
傳真:0371-63955558
郵箱:rgdzswb@163.com
地址:鄭州市二環支路35號
業務咨詢:QQ 1187036677
鄭州印刷廠,河南印刷廠,鄭州印刷公司,畫冊設計,鄭州包裝,書刊印刷,瑞光印務,河南省瑞光印務股份有限公司
行業動態

GDP十強城市:中國經濟領跑方陣,印刷業的機會在哪里?

發布時間:2021-05-13   |   發布人:管理員  |  瀏覽次數:12

      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0年GDP十強城市榜單。

  十強城市依次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蘇州、成都、杭州、武漢、南京。其中,廣州險勝重慶,守住第四位;最牛地級市為蘇州,首次突破2萬億元大關,成為第六個破2萬億的城市;杭州超過武漢升至第8,南京則是改革開放以來首次躋身前十。

  各個城市在長久的文化積淀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優勢和競爭力,也促進了各地經濟形態、產業鏈的形成和發展。

  中國城市經濟發展的趨勢是什么?GDP十強城市定位、布局是怎樣的?印刷行業可以此為參考,發掘其中的發展機會。

  上海:“帶頭大哥”后勁十足

  在2020年GDP十強城市中,上海穩居榜單首位。

  前不久,《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發布,其中第五部分“強化高端產業引領功能,加快釋放發展新動能”,為上海接下來的產業發展劃定了路線圖。比如,發揮三大產業引領作用。聚焦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以國家戰略為引領,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融合布局,同時還要打造六大重點產業集群——電子信息產業、生命健康產業、汽車產業、高端裝備產業、新材料產業、現代消費品產業。到202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0%左右。

  其中,高端裝備產業、新材料產業與印刷業息息相關。比如印刷設備的制造研發、以紙帶塑等方面,都值得印刷包裝企業探索與實踐,從中找尋新的增長點。

  上海海印刷業作為上海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不僅是企業體量上的擴容,更重要的在于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北京:主攻“高精尖”

  高層堅持和強化首都“四個中心”——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功能。

  隨著歷時五年的首鋼搬遷,北京高污染、重工業企業開始轉移。而北京也更加強化了優勢產業,比如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電路、醫藥健康產業、智能裝備、節能環保、軟件和信息服務、新能源智能汽車、新材料、人工智能和科技服務產業這十大類新興產業。同時,金融業、服務業、零售業、文化創意產業將更加大力推進和發展。

  特別是,目前北京的文化創意產業也漸成北京的重要支柱性產業,是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疫情沖擊下,2020年1月至11月,北京市規模以上文化產業實現收入12334.5億元,同比增長2.3%,表現出較強的抗沖擊抗風險能力。

  因此,印刷產業如何與文化創意融合發展,值得每個北京的印刷包裝企業思考。

      廣州+深圳:“鏈”上生存、環環相扣

  廣州與深圳排名分列中國經濟第三、第四位的城市。

  廣東產業結構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鏈”。有業內人士表示:廣東的制造業分工細化到一個細小的生產環節,甚至小到標簽、輔件都有專業公司,每個環節的產品至少有數十家企業都具備相同生產條件,如此環環相扣,形成了廣東獨特的優勢,“世界工廠”“制造名城”這些稱謂絕非浪得虛名。

  “十四五”期間,廣東省將認真落實國家關于印刷業發展的要求和《珠三角印刷業發展升級指南》的部署,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順應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促進形成印刷產業發展新格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強廣東印刷業統籌規劃,不斷提升廣東印刷業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水平,加快實現廣東印刷業高質量發展。

  重慶+成都:“智造重鎮”+成渝雙城經濟圈效應

  重慶具有雄厚的工業基礎和巨大的智能化改造需求,因此引來眾多工業互聯網企業紛紛布局。

  據重慶市經信委統計,2019年重慶推動建設了1280個智能化改造項目、115個數字化車間和25個智能工廠,這些示范項目建成后生產效率平均提升了68.7%、產品不良品率平均降低了38.6%、運營成本平均降低了20.8%。

  2020年,為進一步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智能產業發展壯大,重慶擬實施1250個智能化改造項目、新建100個數字化車間和10個智能工廠;重點培育10家在國內有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新推動300家工業企業深度上云、3000家中小企業“上云上平臺”;繼續圍繞“芯屏器核網”補鏈強鏈,做大做強智能產業。因此,對于印刷包裝企業來說,推進智能化轉型升級尤為重要。

  而重慶的大發展,也無疑要肯定其隊友——成都的“助攻”。

  2020年1月,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正式提出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構想。這是繼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京津冀三大增長極之后,中國西部正式啟動建設的新勢力。

  在《成都十四五規劃建議》中,“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被委以重任。其中,成都東部新區的藍圖引人注目。

  首先,一批航空制造企業有望入駐。聚焦航空制造、智慧能源等智能制造產業,打造高品質產業生態圈創新生態鏈。

  其次,對標雄安新區打造企業總部。以產城融合為導向,聚焦總部經濟、臨空物流、全球供應鏈等新興服務業,高品質建設產業功能區。

  第三,發力新經濟產業。其中,唯品會等公司成為產業“先行者”,南格爾生物科技通過自主研發制造了的智能血漿采集機等。成都市新經濟發展委員會鼓勵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龍頭企業在新區創設特色學院、聯合實驗室、技術轉移中心、科技創新智庫,推動創新型、高成長型高科技和新經濟企業在東部新區的發展。

  另外,在創新產業方面,成都素有“游戲第四城”“手游之城”的稱號。從大學生就業來看,成都同樣受到熱烈歡迎。

  此外,知名商業印刷企業盛大印刷也在成都建廠,其成都廠區以解決區域需求為先,重點維護四川周邊印刷需求。

  以上幾點,可以進看出成都在商務印刷方面還是有著不錯的發展機會的。

  蘇州+杭州+南京:一個好漢“三個幫”

  蘇州、杭州和南京三城之間,發展水平相當。而此次南京首次進入10強,足見其整個區域的帶動能力。

  蘇州、杭州和南京是長三角經濟帶的重要城市。將長三角區域印刷業一體發展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進行有機結合,7月25日,中宣部印刷發行局指導上海市委宣傳部、江蘇省委宣傳部、浙江省委宣傳部、安徽省委宣傳部、北京印刷學院共同編制的《長三角區域印刷業一體化發展升級指南》正式發布。

  這一被看作是中央精神和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在印刷業落地生根、內化于心的生動實踐,旨在更好發揮長三角印刷業“增長極”“帶動者”“火車頭”的關鍵性作用,推動長三角區域印刷產業穩定發展、協調發展和高質量發展。

  因此,對于這三個城市的印刷業來說,未來發展非常值得期待。

  武漢:“軸向拓展、組團推進”

  武漢未來將重點打造五大國家級產業基地,發力未來八大高新技術——集成電路、光電子信息、汽車、大健康、數字化、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新能源與新材料,這些產業的主營收入將逾1.7萬億。

  武漢可以說是本榜單的一大亮點,經濟快速復蘇,增速遙遙領先,一舉回到第十的位置,經濟運行實現了良好開局。

  武漢未來將重點打造五大國家級產業基地,發力未來八大高新技術——集成電路、光電子信息、汽車、大健康、數字化、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新能源與新材料,這些產業的主營收入將逾1.7萬億。

  其中,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是中國光谷以“千億產業”思路建設的第二個國家級產業基地,形成了以武漢為核心,湖北其他八個地級市為輻射區的產業空間格局。

  可見,武漢經濟充滿韌性的同時,也極具想象空間,值得印刷行業好好尋找其中的發展機遇。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城市前十強中,基本均是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比如,上海、蘇州、杭州、南京屬于長三角城市群,深圳、廣州是珠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重慶、成都屬于成渝城市群,北京、武漢也分別是京津冀和長江中游城市群的代表城市。

  中國經濟區域從南到北,已經形成了多個產業集群。印刷企業們想要價值最大化,就要利用好聚集效應,融合到你所在的產業集群中去。


【文章來源:】 【打印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