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需出版產業鏈生態體系愈加完善
按需出版
近年來,得益于政府管理部門、出版業、印刷業的積極推動以及數字印刷技術的快速進步,我國按需出版取得了快速發展。2022年,我國按需出版展現出蓬勃生機,產業鏈生態體系愈加完善。
看標準
按需出版作為傳統圖書生產與新興技術融合發展的典型代表,發展離不開數據,更離不開標準。2022年11月,我國第一個圖書印刷團體標準《圖書按需印刷數據交換規范》發布并實施,這既是提升當前數字印刷產業上下游企業生產運作效率的關鍵一步,也是支撐我國按需印刷產業鏈生態體系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工作。
它不僅兼容傳統印刷及數字印刷兩種按需印刷方式,還適用于出版單位及印刷企業間進行圖書按需印刷數據交換接口的構建、應用、實施、維護與管理,保證了不同信息系統數據定義和使用的一致性,為出版單位和印刷企業間高效、可信、智能、安全的業務數據交換建立了通道,對按需出版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看技術
在技術方面,國產噴墨印刷技術的不斷成熟推動了按需出版在我國的發展進度。為了進一步提高按需出版印刷質量、降低生產成本,2022年,國產噴墨印刷技術供應商著力研發并推動1200dpi高清噴墨印刷技術發展。例如,方正推出了桀鷹P5600CHD 1200dpi高清彩色噴墨輪轉印刷設備;盈科杰也不斷突破,目前已邁入1200dpi領域,新設備即將面世。這勢必將為按需出版的發展帶來新動力。
看生產端
在生產端,印刷企業著眼實際需求,提升按需印刷生產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例如,雅昌集團建立了數字化驅動的智能化POD生產線,生產線上所有設備均采用市面上最先進的連線式智能化設備,同時接入印后生產線控制器,從而達到自動化生產效果;盛通股份開發了POD智能工廠智能生產控制系統,直接對接出版社的ERP系統,解決了按需出版中各個環節“孤軍奮戰”的難題,打通了和出版社之間的壁壘,加強了產業鏈協同管理建設能力。
看產業鏈上游
作為按需出版產業鏈的上游,出版社也在按需出版方面積極布局,加大了按需出版比重。例如,科學出版社自2014年開始做數字印刷業務,如今新書品種中傳統印刷和數字印刷比例已經從2016年的65:35變為2021年的39:61;機械工業出版社2019年開始嘗試使用數字印刷,2020年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全年印次是上一年的6倍多,2021年是上一年的2倍多。
展望未來
毋庸置疑,按需出版已經成為出版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相關政策調整、技術更趨成熟、出版流程完善,按需出版將迎來全新發展。